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27国突然动手!万万没想到,马克龙火速倒戈:绝不与中国为敌 正文

27国突然动手!万万没想到,马克龙火速倒戈:绝不与中国为敌

2025-04-05 06:54:17 来源:网络资讯网 作者:听雨 点击:5759次

据《中国青年报》消息,欧盟理事会首次宣称对中国实体进行“全面制裁”,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近期的例行记者会上回应问询时指出,中国一贯抵制缺乏国际法依据且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针对欧盟无端制裁中国企业这一行为,中方表示强烈不满并坚决反对。近期,欧盟理事会以俄乌冲突为借口公布了新一轮对外制裁举措,目的在于“削弱俄罗斯对乌克兰作战的能力”,这其中就包含欧盟理事会首次针对中国相关行为体实施所谓的“全面制裁”,具体为旅行禁令和资产冻结。本月中旬,欧盟批准了第15轮针对俄罗斯的制裁举措。在这一揽子新的制裁措施里,有84个实体和个人被列入新增名单,其中涵盖7个中国的实体和个人。这是欧盟首次以所谓“援俄”的借口,对中国实体和个人实施“全面制裁”。显然,这是欧盟27个成员国再次炒作“中国援俄”这一话题,妄图迫使中俄分离。针对此事,中国多个部门作出了坚决回应,驻欧盟使团、商务部向欧盟提出了“三个停止”的要求,并且递交了照会。法国媒体将此视为中国向欧盟发出的“最后通牒”。欧盟的这一举措无疑是在向中国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其暗示若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继续秉持所谓的“亲俄立场”,中欧经贸关系或许会受到牵连。然而,面对美国围绕俄乌冲突所施加的诸多制裁,中国并未屈服示弱,而且美国制裁的规模更为庞大,影响范围也更为广泛。所以,欧盟也应当意识到,中国绝不会因为欧盟此次的制裁就抛弃自身在俄乌问题上的中立态度,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正常的经贸往来同样不会受到影响。中国并非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也不是当事方,始终是劝和促谈的重要力量。中国秉持中立立场,这使其能够与冲突各方保持接触,并且为未来的和谈创造了条件。然而,欧盟却歪曲中国的中立立场,错误地将其解读为对冲突某一方的暗中支持。欧盟需要知道,在敌人与盟友之外,世界上还有很大的中间地带。正是由于中国、印度、巴西等中立国家的存在,才大大降低了乌克兰危机外溢的风险。因此,欧盟采用制裁手段逼迫中国选边站队,这种做法无异于火上浇油。法国总统马克龙有在新的一年访问中国的计划。据消息称,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博纳于本周率领一队助手前往中国,目的是为马克龙2025年的访华之行“预先做好准备工作”。近期,法国总统马克龙到达波兰进行访问,波兰总理图斯克以及总统杜达分别与马克龙展开会谈。两国领导人着重探讨了乌克兰问题,还有波兰于明年年初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之后的优先处理事务等方面的内容。有分析认为,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着中国在促使俄乌冲突结束方面可能起到的作用,欧洲各国的领导人长久以来都在寻求中国助力以结束这场冲突。中国与欧盟互为彼此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今年的前11个月期间,中国和欧盟的贸易总值达到了5.09万亿元,同比增长1.3%,这一数值在中国外贸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为12.8%。其中,中国向欧盟的出口额为3.34万亿元,增长率为3.8%。欧盟中国商会会长刘坚东指出,欧盟市场对中国企业来说意义非凡,中国企业在德国、匈牙利、西班牙等多地设立了众多研发设计、数据中心以及生产基地。这些企业在为欧盟贡献税收、投资并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积极推动着欧盟的产业升级、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当今,世界步入新的动荡变革时期。中欧,乃是推动多极化进程的两大重要力量,是支持全球化发展的两大主要市场,也是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体。中欧双方不存在根本性的利害冲突,双方之间的共识远远多于分歧,合作也远远大于竞争,彼此是伙伴关系而非对手关系。在经贸等诸多领域,中欧之间的务实合作具有优势互补的特性,能够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中方期望双方借助对话和协商的方式,妥善处理经贸摩擦,防止贸易战的发生,这无论是对中欧双方,还是对整个世界而言,都是有益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作者:听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